手机版

校友动态

用绝技“焊”为中国争光 ——记全国劳动模范,焊接1993届优秀校友刘霞

作者: 发布时间:2021-12-15

 刘霞,女,1970年2月生,中共党员,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兰州理工大学优秀校友,1993年以年级第一的总成绩从材料学院焊接专业毕业,同年7月进入上海汽轮机厂工艺处工作,曾两次荣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第十四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2019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劳动奖章”,202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现任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上海汽轮机厂技术发展处副处长,资深焊接工艺技术专家。

多年来,她带领团队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汽轮机转子焊接技术难题,成功研发了超超临界百万千瓦汽轮机低压转子焊接技术、重型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汽轮机中低压转子技术、百万千瓦等级核电汽轮机低压焊接转子等国家重大专项和上海市科委重点攻关项目。

在研制“一带一路”项目——出口巴基斯坦的“华龙一号”百万核电汽轮机过程中,面对低压转子焊接工艺一片空白,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的困难,刘霞带领团队刻苦攻关,经过6个月70多次的模拟焊接试验,终于攻克了异种钢转子的焊接材料、工艺参数和热处理规范难题,实现了自主焊接工艺编制,完成了“华龙一号”低压焊接转子产品的制造,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根百万等级全速火电汽轮机低压焊接转子,技术水平远超过西门子技术,突破了国外的技术壁垒,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供稿:材料学院)

从焊工到上海“劳模”,刘霞攻克世界顶尖技术 德国人上门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秋瑾

自古就有“巾帼不让须眉”的说法。男性可以“保家卫国,戍守寒境”,女性也可以“马革裹尸,战死沙场”。花木兰替父从军、武则天称帝,从古至今女性都以她们那不服输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年轻女性,而刘霞也用经历向我们展示了现代女性的强大。

那么刘霞是怎么逆袭成清华博士,攻克世界顶尖技术,让德国专家都上门请教的?

天不遂人愿,事与愿违

不是所有你想的都会实现,不是所有你不想的都不会发生。1970年2月出生的刘霞,最开始也没有想到做焊工这一份职业。在大部分人的眼里,焊接的操作过程比较危险,通常很少有女性会选择这份职业。而在她看来,焊接的技术难度很低,只需用机器和焊条将一些东西简单地焊住,连接起来,且这门技术不复杂,简单易学。上天总是喜欢跟我们开玩笑。

对于刘霞来说,焊接技术这份操作门槛极低的工作起初是没有入她的法眼的。她对焊接并不感兴趣,在填报高考的志愿的时候,她还特地避开了填报焊接专业。但是事不如人愿,原本想避开焊接专业的刘霞,最终还是被学校调剂到了焊接专业。当一切似乎已经成为定局的时候,接受现实往往是最好的选择。被调剂专业的刘霞坦然接受了自己的焊接专业,她在甘肃工业大学(现兰州理工大学)学习焊接技术,开始了自己的焊接职业生涯。她并没有因为自己的专业不合意而放弃自我,而是极高的热情去对待自己的学习,认真、努力地学习并钻研焊接技术。

人在经历过万千件事中,总会有一件事让你惊讶不已。之后,刘以专业第一的优异成绩毕业,她获得了在上海汽轮机厂工作的机会。刚到工作岗位时,她的很多同事都十分惊讶,他们不理解一个看起来如此文文静静的女生,怎么会选择从事焊接这份工作。在他们看来从事焊接技术这份职业的更多是体力较好男性,但是刘霞却用她的实际行动让同事们刮目相看。她凭借自己的实力帮工人们解决了一些十分困难的技术问题,渐渐地工人们也认可了她,对她很是佩服。

在后来的焊接生活中刘霞慢慢地感受到了焊接带给她的快乐,她也更加努力刻苦地工作。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2000年以后,很多在上海汽轮机厂的骨干员工,渐渐地年纪大了,到了他们该退休的年龄,许多年轻的员工接替了他们的工作。年老的骨干员工的退休,这让年轻的员工感受到了这份职业带来的工作压力,这正是需要一位领头人带领的时候。人往往能力越大,所要承担的责任也就越大。刘霞性格乐观积极,她和工人们相处得很好,并且她凭借着自己学习多年的知识技术和积累的经验,得到了众多年轻人的推举。焊接工作十分艰难且枯燥乏味,很多工人都苦不堪言,但是刘霞却不这么认为,她沉浸在焊接技术的提升中。刘霞用她不断进取的精神激励了许多年轻人,她带领工人们不断地解决焊接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在2000年,焊接技术面临着一个重大的挑战——焊接技术的提升,需要自主研究更深的焊接技术。此时的刘霞接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也就是焊接转子的自主技术研发。

承担重任的刘霞在焊接转子技术被西方发达国家垄断、焊接技术操作环境炽热的情况下,依旧攻克一个个难题,愈战愈勇。当时国内的科学技术并不发达,许多常规的实验方案在国内受技术的限制,无法进行操作,并且实验产品本身有很大的问题。

面对这个艰难的项目,她以身作则,不断磨练焊接技术,逐渐成为厂里的女强人。焊接转子技术是汽轮机制造中的十分重要的技术,这一技术对我国自主生产汽轮机起着关键作用。

刘霞起初的判断并不正确,低估了这项技术的难度,认为使用窄间隙焊接技术就可以解决焊接转轮子技术中出现的问题。后来实验方案并没有成功,在后面的研究中可以说是艰难重重。西方发达国家掌握着焊接转子的核心技术,我国只能依靠进口与这项技术相关的产品,以此来作为参考。焊接是间很辛苦的工作,焊接的操作过程十分危险,在高温的环境下被烫伤是常有的事。生产期间为了个人安全,要穿上厚厚的帆布工作服。当时正值炎热的夏季,车间的温度高达40度。在生产过程中,刘霞和工人们忍受高温,坚持工作,很多次他们工作后脱下工作服,衣服都被汗水完全浸透。刘霞和工人们在经历70多次失败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实验方案,对每一个实验参数都认真地做记录,并进行仔细的分析。在经过多次失败、改进技术后终于攻克了焊接转子技术的难题,完成了对低压异种钢转子的焊接,在2008年将此技术投入到产业化中。

不断进取,超越自我

在2009年,刘霞带领工人们加入到“华龙一号百万核电汽轮机低压焊接转子”的技术研究中。在这次的任务中也存在一些实验产品不合格的问题,低压转子尺寸过大、重量过重,从而大大增加了实验难度。但是经历之前的许多次困难、挫折的磨练,他们早已习惯。

面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刘霞和工人们直面困难,积极应对。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花费一年的时间后,刘霞和工人们再一次攻克了焊接技术上的又一难关,并且推动了该技术的产业化发展。之后该项技术得到了国内的专家组的“国内领先,世界先进”的高度评价。后来因为刘霞他们研究出的这项技术有着较高的质量和效率,引来了德国专家上门请教。

在焊接技术上取得重大成就的刘霞并没有放弃对焊接技艺的提升,经过她的不懈努力,她从一名普通的女焊工成为了焊接技术领域优秀的工程师。之后她还获得了上海交大的硕士学位,并且读取了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博士学位。

传授技术,培养人才

人终会有一天不再年轻,不再有用不完的精力,做事情的时候总会感到力不从心。刘霞知道自己终会有一天不再从事焊接技术这个行业,终有一天会退休。知识技术也只有不断传授给年轻人才能留传下来,只有培养更多焊接技术人才,这些技术才能更好地传承。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般来说传授知识技能,解疑答惑的大部分都是老师,但是刘霞却以一个大姐姐的身份给年轻技术人员传授知识。她毫不吝啬将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跟他们讲述自己的实践经验。刘霞与年轻技术人员一起解决他们在焊接技术上遇到的困难,和他们一起研究更新的焊接技术。因为刘霞一向平易近人,她总是很有耐心地向他们传授知识,所以年轻的技术人员们都亲切地称她为“师姐”。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通常情况下,那些刻苦努力的人的运气是不会差的,上天终会眷顾那些坚持奋斗的人,越努力的人总会是越幸运的。在2018年,刘霞被评为了上海市“劳模年度人物”,之后在2019年,她还登上了上海市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特别节目。

刘霞的一生,因自己坚韧的品质而闪闪发光!(选择网络公众号“历史博脉动”2020年10月19日)

攻克尖端焊接技术的铿锵玫瑰

2019年,我校杰出校友、焊接九三届毕业生、现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上海汽轮机厂资深技术专家刘霞,喜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刘霞,1993年以全年级第一的总成绩毕业于甘肃工业大学,同年7月进入上海汽轮机厂工艺处工作,现任该厂技术科副科长,资深技术专家,上海电气终身科技专家。

刘霞带领团队先后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焊接转子设计及制造技术研究”和“CAP1400半速饱和蒸汽汽轮机焊接转子设计制造”;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百万级核电汽轮机低压焊接转子研发及产业化”和“核电汽轮机低压焊接转子验证件综合性能测试与分析”;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超高参数汽轮机特种焊接关键技术研究”等研究项目。攻克了“华龙一号”百万核电汽轮机超大型低压焊接转子、超超临界百万火电汽轮机低压焊接转子、联合循环异种钢焊接转子转子、超高参数12%Cr高温焊接转子及的技术难题,开发出高效、高质量的先进窄间隙焊接转子工艺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成功地实现了产业化应用和市场销售。尤其是华龙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三代核电机组,承担着“一带一路”核电走出去国家战略,焊接转子打破了国际技术壁垒,解决了重量约300吨超大型转子的制造问题,赢得国际市场。

多年来,刘霞秉持匠心,精益求精,不懈奋斗,发明授权专利共计6项,其中2项为美国授权专利。先后荣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中国年度经济人物特别奖、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三八红旗手等多项荣誉。

立足技术领先  攻克转子焊接技术难关

汽轮机转子焊接技术属于世界上汽轮机制造行业中的顶尖技术。2007-2009年,随着工厂汽轮机生产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原有的转子焊接技术水平已无法满足企业生产的要求。如联合循环汽轮机高中压焊接转子,只能从德国西门子进口。随着国产化的深入,掌握此项焊接技术已是当务之急。刘霞作为企业的一名焊接工程师、项目负责人,瞄准了国际上最先进的窄间隙焊接技术,义不容辞地挑起攻克各类转子顶尖焊接技术的重担。她一方面深入到生产现场,向工人师傅请教,向同行学习,通过焊接试验,积累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另一方面她结合汽轮机技术、燃气轮机、核电汽轮机技术的发展动态,经常查阅、研究国内外有关汽轮机焊接技术方面的最新资料,并结合生产实际进行创新,不断改进上汽厂的焊接技术,提高了焊接质量和生产效率,缩短与国外相关企业在焊接技术上的差距。
   2007年8月酷暑,刘霞亲临汽轮机车间转子焊接试验现场。闷热的天气,深蓝的电弧光映射,再加上预热150℃的试件产生的热量,她似乎完全忘记了这些艰苦。这项攻关任务,经过五十多次的焊接试验,历时10个月,攻克了超超临界汽轮机12%Cr钢转子轴承部位摩擦特性较差的技术难关。2008年6月成功攻克了工厂第一根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汽轮机中低压转子焊接难关,填补了国内异种钢转子焊接的技术空白,同时为企业带来可贵的经济效益,降低成本1/3左右。

2009年,刘霞马不停蹄投身于超超临界百万千瓦汽轮机低压转子焊接技术的研发。国际上还没有哪家公司成功焊接如此大容量的全速汽轮机低压转子。她不畏艰难,勇于开拓,勇敢地承担起了焊接技术和工艺开发的任务。虽然任务艰巨,也深感责任重大,她没有退缩,而是带领着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年轻人员投入到艰苦而复杂的试验研究和开发之中。从材料的选择到参数的制订,过程的控制,以至于每个检验环节,她始终工作在现场,甚至搬运试样这些繁重的体力劳动也少不了她的身影。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不仅完成了技术开发任务,而且在2009年底成功实现了百万转子的焊接生产,质量检验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根百万等级全速火电汽轮机低压焊接转子,提高了上海电气在超大型低压转子焊接制造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引起了西门子的高度关注,西门子专家由衷的赞叹我们的转子焊接技术水平已经超过他们,并几次派高管和技术人员来上海电气表达在转子焊接技术领域开展全方位的合作意愿,为上海电气在国际汽轮机制造行业中赢得了尊重。

刻苦学习技术  持续改进加强科研开发

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2005年,刘霞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开始攻读工程硕士学位,工作、学习两不误,提前半年通过了论文答辩,取得了“优秀”论文的成绩和工程硕士学位。不断学习,不断努力,使得刘霞得到了“专业扎实,技术过硬”的专业技术带头人的评价。专业扎实,技术过硬,这是周围同事和领导对刘霞的一致评价。然而这一评价,是刘霞通过孜孜不倦的学习、任劳任怨的工作和对事业执着追求的结果。

刘霞在近几年中先后两次获得上海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同时,在科技战线上又获得上海市科技结合生产重点工业项目科技攻关振兴二等奖、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第二十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一等奖。2009年又获得上海电气电站科技进步二等奖。几年来,她提出合理化建议32多项,节约资金1200万元。

在成绩面前,刘霞没有沾沾自喜,2009年,她又投入到AP1000核电低压转子焊接技术研发项目之中。这个项目是上海发电设备“抢占技术制高点”项目核上海市第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预计2011年下半年将进行第一根AP1000核电低压转子的焊接试制。

带动团队进步  凸显群体效应卓有成效

刘霞十分重视对年青技术人员的培养,对每个新来的同事,她都会从最基本的焊接知识和工艺技术加以引导,她都毫无保留地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给出满意的回答,这让年青人受益匪浅。在她的引导下,组里的年青技术人员迅速成长,业务能力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很快就适应了日常技术、工艺试验、以及电厂的现场服务等工作。她也因此赢得了年青技术人员的尊敬,被亲切地称为“师姐”。在她的带领下,班组的工作卓有成效。她指导的“提高钴基合金堆焊质量”的QC项目还取得全国二等奖的优秀成绩。由于工作成绩突出,班组获得了2002年上海市设备竞赛优秀集体的光荣称号。

2014年10月11日,时隔20年,刘霞作为招聘单位主管再度回到母校。这次,她为母校师生们带来了深情的专题报告。刘霞说:“现在辛勤工作的人很多,我们需要更努力,更坚持。任何成绩的取得都需要时间的沉淀过程,希望同学们都能学会自我管理、自我学习,在未来的时间勇敢地闯一闯。” (选自《红柳人物(二)》,撰稿:朱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