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工大情结

科技创新思维和人才是怎样磨练出来的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6-14


科技创新思维和人才是怎样磨练出来的

水力机械专业65级二班

陈家伟

科技初步基础理论知识从学校学习得来,科技创新的起点从上学开始。

大学毕业只带着基础理论知识进入社会,真正的科技创新能力还要几十年的深入钻研和各种素质的磨练。要对学习的专业知识加深理解、扩大内容和深度;要广泛学习与专业无关的各种知识;要将各种知识与实践结合及应用;要培养科技创新应具备的各种素质。这些都是在学校无法学到的,必须到社会磨练而成。

现在就以科技创新的话题说明怎样把具备基础知识的人磨练成具有科技创新思维能力并成为这方面的人才。


一、理想与目标

一个没有私心私利立志为国做贡献并能够取得较好成就的人,就要有理想和奋斗目标。理想产生好目标,终生不受任何干扰地朝着确定的目标奋斗,几十年如一日地学习工作。没有理想和目标的人,在社会上东撞西晃一生不会有作为,只会为金钱奋斗,私心杂念越来越严重,甚至为损人利己走上犯罪的道路。

一个人的奋斗目标,一定要和自己的兴趣爱好相联系。这样在行为和目标产生冲突,或遇到艰难险阻,个人利益受到损害时,仍能坚持目标勇往直前。



二、扎实学好基础理论知识

自然科学和技术必须首先掌握好基础理论知识。这些知识不能碎片式的装入大脑中。碎片式知识记得多,只能完成规定任务时工作能力强些,不会有创新能力。

学习理论知识一定要系统性条理性互相联系印入大脑中。这种理论知识聚在一起就有可能产生新认识。碎片式知识互无关联分散装入大脑,称为“物理反应”知识。

系统性条理性相互关联地融合在大脑中的知识称为“化学反应”知识。这种知识能在头脑中诞生新见解,发现新理论产生新原理出现新产品这是人类社会推动进步的源泉。

人们常提“量变到质变”,这个“量”就是系统性条理性互相联系的多种理论和知识在大脑中越聚越多。“质”就是知识联系和碰撞加剧,必然会有新的理论认识出现,发现新理论新原理,从而得到新产品的产生和发展。这就是“质变”,这就是创新。

同学们不要读死书,不要死记硬背,不要为考试分数学习,要灵活的学好基础理论知识。

任何一种正确的理论和知识都是相对的离开它存在的条件就不再正确不能无条件地套用来解决实际问题这就是不要迷信任何现有理论和知识。使用它时要敢于怀疑它在特定条件下的正确性从而在已有基础理论下发现适合具体特点的新理论新原理这就是创新思维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随时复习和掌握学过的基础理论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任何新理论原理应建立在旧的基础上,否则新理论的发现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三、学好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是科学的提高人类正确思维方向的指路明灯脱离了这个思维分析方法,理论和实践都会迷失方向,甚至背道而驰,加倍努力也无法达到目标。想要有创新思维能力成为优秀的创新人才,首先要学好语文、形式逻辑学、毛主席的《实践论》、《矛盾论》,这是一个有成就的人必须具备的知识储备。

四、科技创新人才多数不合群

科技创新工作是一个非常辛苦非常艰难的工作。这批人不计较报酬,不计较时间,不计较工作环境,只求产生新成果的特殊群体。他们无时不在学习、分析和理解前人传承的理论,无时不在分析这些理论的局限性,扬弃过时的理论。吃饭,睡觉,行走都在反复思考问题,他们没有时间去搞人际交往,甚至没时间赔家人。经常一人孤独生活,造成他们和一般人不一样兴趣爱好,他们只会和志同道合的人谈论共同关心的问题。创新思维和人才就是从他们中产生。这被人们嘲笑、鄙视的处事缺陷恰巧是他们能成功的条件,从而真正使他们成为社会上的宠儿。

五、离校继续深入钻研,为科技创新打基础

考上再有名的大学,也只有几年学习时间,学到的基础知识很有限。毕业后的几十年深入自学交流,才是人走上成才之路的关键时间。

一个人在学校就要为将来具备自学能力加强训练。离开学校几十年没有老师指导,真正有用的理论知识,必须自学交流完成。自学应循序渐进,螺旋式的上升这种学习方法看似在某一点上重复,从起点回到起点但新起点比原起点上升了一定高度,对理论知识增加了新的认识和内容这样的知识才是创新思维所具备的。有的人自学时喜欢坐直升机或者爬楼梯,这样学的知识只是知识碎片,应用时只能是“物理反应”。还有种人工作时遇到困难问题才去学习,平时不钻研,认为学的知识万一用不上,费劲吃亏这都是认为知识碎片装入大脑就是学习知识的观点这些对知识的错误认识是永远不会有创新思维的。

产生创新的知识属性可以归纳为:

1、知识的系统性,条理性;

2、知识的广泛多元性;

3、知识的实践性;

4、知识的深度;

5、知识的循序渐进性;

6、知识的连续衔接,延续,发展性。

这里只提知识的实践性和广泛多元性。

知识是前人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并升华而来的。开始只是经验,后来总结上升到理论。想要学懂前人理论知识,必须经过实践。当然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不能像前人那样长时间去总结,大多数是在书本上学习理论知识。为了加深理解适当进行一定的实践活动,比如做试验,到工厂。

知识必须要有广泛性,多元性。有些知识看起来与我们的专业毫不相干,学了一辈子都用不到一次,浪费了我们的宝贵时间和精力。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我们的思维能力必须在学习中提高,各种知识的学习磨练我们的大脑,使大脑具备足够的创新能力这个作用只是我们没发现而已。

本来科学技术与艺术是毫不相干的,一个逻辑思维一个形象思维,两种知识体系完全不同。但袁隆平院士平时很喜欢拉小提琴杨振宇院士说得更直白:由于他搞科学研究,同时也爱好艺术,之所以科学研究能成功,艺术帮了他很大的忙这就说明科技创新需要学习广博的知识,哪怕自己研究专业毫不相干的知识,到时候也会为你的成功增加筹码。


六、敢于破除旧理论,发现新理论新原理

理论研究有两种:纯理论和基础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牛顿–莱布尼兹微积分等是颠覆世界的理论,对于改变人对自然的认知和思维,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这些是纯理论范畴。还有一种基础理论对实际应用技术产生影响,增加或代替已有理论内容,叫基础理论。每出现一个基础理论,实用技术就可能向前推动和发展。

作为搞实用技术的工科学生,如果要对实用技术创新,最好是注重对基础理论研究,然后产生新的原理,再发展新产品,否则搞的新产品价值不高。

长期以来,我国不但对纯理论研究基本空白,基础理论研究也很不重视。其原因解放初期国家一穷二白,基础理论研究是要很耗资的,而且要有高水平的研究人才。蒋介石时期给中国留下了烂摊子,又有帝国主义围堵封锁。妄想推翻新中国中国把有限的钱只好用到巩固国防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无法组织基础理论研究。为了国家工农业经济发展,只能摸索仿制测绘外国产品。

虽然学校培养了大批高级人才,绝大多数人只能加入到仿制队伍。2000年后,中国在世界上科技发展水平名次只二十二位,后来实行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到2010年后通过各方努力上升到十七位。一个大国还不如一个人口只有几千万的区区小国对世界科技贡献大。后来人才虽然多了,但在以挣钱为目的发展经济思想指导下,在人才和资金有了明细改善的情况下,有人只顾眼前利益,提出: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借船的荒谬口号。只要世界上买得到的,中国就不去研究,买来用就是了,美其名曰“用市场换技术”。企业以赚钱为目的,没人去投入很多钱进行基础理论研究,大多数人还在仿制外国产品发展生产。

大学毕业和研究生们只以如何为自己捞更多钱定位自己的发展方向。清华大学原副校长施一公很气忿说过:他的学生是全国各地高考状元,本应该发展成某领域某学科的科学家,但毕业后90%以上的学生都去学金融,选择到国外发展。这就是中国科技发展的现状,是科技发展比不过一个小国的原因,科技后继无人。

中国半导体五六十年代和世界水平相差不大。由于研究难度大,花钱多,竟然停止研究发展,需要的芯片到外国买就这样买了几十年,看似对国家经济和国防没影响去年美国总统特朗普打贸易战抓住了中国的软肋。为了拖垮中国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发展,提出芯片是高端技术产品,停止向中国供货。中国人的头脑终于清醒过来,才认识到科学技术不能受制于人。习主席说的好:不能在别人地基上建房,房子建得再漂亮也是会垮掉的。美国认为中国发展太快,要拖垮中国,来个釜底抽薪,给中国上了一堂生动的中国如何发展高科技课:不做好基础理论和实用技术研究,投机取巧终究要吃大亏我们应该感谢特朗普的蛮横无理行为终于唤醒了中国人。

世界之所以好多国家能搞出世界领先产品,其主要原因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密切相关,基础理论有了新发现,产品就可能出现新原理,产品性能会发生大飞跃,当世界产品还在按原来原理生产时,新原理产品性能很可能领先于世界。由于我国对基础理论研究投入不够,更新一个产品始终在别人研究过的基础理论框架下进行,这只能对别人产品做些修修补补实际上,别人还没把基础理论研究成功前,早已研究了它的实际应用,很多 “肉”已经吃的差不多了,到了我们手里就已剩下“光骨头”这块“光骨头”难啃,啃下来又收获甚微这就是我国很少出现世界领先产品的原因。

年轻人们,你们是祖国希望和未来,你们好好努力学习,不断深造,坚持基础理论学习和研究,让中国在世界上出现更多领先的新产品!

这个任务就拜托各位了!

七、注意观察细微的自然现象,可能会有理论上的重大发现

新理论的重大发现有可能是大多数人都不会注意的微小现象中发现。所以细微观察自然界是创新思维的人必须具备的能力。多接触实际生活,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多细致分析已有产品的结构和性能是发现新理论新原理的重要手段。

八、不怕挫折失败,排除一切干扰是事业成功的保障

基础理论原理的新发现,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不但要有系统的,条理的专业知识,有广博的学问,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扎实功夫,还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有失败再重来的思想准备知难而退和失败就放弃的人是永远不能取得成功的。

除了知识方面有良好素质外,要经得起社会上的人嘲笑非议嫉妒这些与人交往的事有时比钻研理论技术还难。要有正确的心态,要有不理烂事的素养,勇往直前排除万难的决心。

有了理论和技术上的想法“八”字还没一撇时,先告诉别人和领导,妄图批准立项在还不知道能否成功的时候领导是不会批准的。要牺牲自己利益用业余时间去研究,研究到一定程度,认为有成功希望的时候再告诉领导取得的支持大增。

科学技术创新之路可总结为:


从小理想很重要,理想产生好目标。
各方素质要提高,基础理论要打牢。
知识广泛不能少,理论实践结合妙。
刻苦努力目标瞄,满意工作要找到。
工作以后多复习,更新深造少不了。
持之以恒坚持住,无限希望手在招。


专利产品:强制气液分离式射流自吸泵样机




作者:陈家伟

原工作单位:重庆水泵厂

联系人:陈健

联系电话:13883000118

微信:电话同号

联系QQ:51386060

地址:重庆市南岸区茶园新区丁香路1号恒大同景国际城W组团3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