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校友风采

田少民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0-11

田少民,1941年生,四川人,1958年考入甘肃工业大学(现兰州理工大学)机械系本科专业机械制造工艺及其设备,是我校第一届本科生。目前担任成都小松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记忆工大|1958年 我从巴蜀大地走来

光阴流转,岁月如歌。兰州理工大学这所开创了中国西北工业高等教育先河的学校,在过去的九十八年间,已经哺育了一代代朴实、勤奋,具有开拓精神的工大人。在他们的身上,工大“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红柳精神得到了最好的传承和体现。

2017年初,百年校庆在即,我们踏上寻访校友的路途,想从他们珍贵的记忆里,听听工大的往事,重走一遍工大人栉风沐雨、艰苦办学的历程。这一百年,因为有他们,才有工大精神的传承,才有工大如今的生机勃勃,才有工大未来发展前进的动力。

在西南蓉城,当我们见到76岁高龄的田少民老先生,听着半个多世纪以前他与工大的故事,仿佛看到那个时候兰工坪上满目黄土的校园,聆听到那些坚守西部、鞠躬尽瘁的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历史给出了我们寻找的答案。

我们将田少民校友的故事以口述的方式呈现给大家,朴实的话语背后,是饱含温度的活态校史。

我是1958年从成都来到甘肃工业大学的,当时是一名姓张的女老师来招生,来自四川的同学差不多10名左右。入学时,我不到17岁,因为年龄小,身体也瘦弱,所以是母亲带着我来到兰工坪上的学校报名。记得我那时身高才一米四左右,老师们还以为是学校的子弟,走错了地方,应该去学校坡下的附中报道。

入学时我选择的是热能动力专业,59年转为机械制造专业。班主任老师是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的戚藴玉老师,她温文尔雅,对我们无论从生活还是学习都照顾的很好。来到工大之后,我就赶上了全国大炼钢铁,除此,还参加过很多次劳动,像崔家崖修水渠等。紧接着又是3年困难时期,我记得当时吃的最多的是小米、土豆煮稀饭,同学们个个都有一个大盆,因为吃干饭的机会不多嘛。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知道“瓜菜代”这个词,在我们那个艰难的年代,粮食很少,所以更多的是用瓜菜代替口粮,所以就有了这个代名词,也是属于我们这一代中国人独有的记忆。为了能吃饱饭,同学们最喜欢去兰州通用机械厂等单位实习,因为工厂的口粮要多一些。大学的五年期间,也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所以母校的生活至今想起来,还是那么难忘。

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庆幸的是,我们遇到了一群工大的好老师,这也是多年后留存在我心中最美好的记忆。教电工学的刘美玲老师,上海人,她的脚虽然有一点残疾,但做事亲力亲为,认真仔细,带我们去洛阳一拖实习,她指导我们时非常悉心,个人动手能力很强;教机械原理的汪朴澄老师,是一个非常有想法的人,他的一项学术成果发表在当时的《机械工程学报》上,在出成果的过程中,他总是有意识的让我们帮他抄手稿,为的就是让我们耳濡目染,也能学会如何做学术、写论文;教务长魏庆同老师,对待学生亲切热心,我毕业的时候写了一篇编译文章《加工余量计算新法》,他知道后,非常高兴,专门用铜版纸印刷出来和其他高校交流,这种鼓励方式对我这个当时并不起眼的本科生来说,真是充满了感激。还有教毕业设计的王明德老师、数学老师段子美等等,这些老师很多都是从西安交大过来的,学术水平非常高,但是尽管如此,他们依然在不断的努力,这种上进、求实、认真的精神,是我们工大学生一生受用、无法替代的财富。

当年我们班里总共有40多名同学,宿舍其实就是一间教室,大家20多个人就挤在一个大通铺上,但是团结,也友爱。班里有一些学生是工农速成中学来的,学习底子不是很好,所以我们高中毕业的学生就会进行帮扶,我就带了两个同学,一直到毕业。1963年,我大学毕业,刚开始是要分配到天津的八机部设计院,但是当时机械系秘书找我谈话,有一个学生是独生子女,想离家近一些,而我家姊妹5人,所以就把这个单位让给他了,我就来到了黑龙江柴河林业机械厂,从西北到东北,一干就是17个年头。25岁那年,我毕业第三年,就当上了车间副主任。上学的时候,我的外语是俄语,为了工作需要,我自学英语、日语,1979年,发表《激光加工技术》这篇论文在《航空知识》杂志上,得到了同事们的赞许。1993年,我有幸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证书。

回首这么多年,我没有停止追求知识、提升自我的脚步,这全都得益于我的母校——甘肃工业大学,得益于工大的老师们。我总想起,在那个艰苦的年代,不管什么条件、什么际遇,他们的身上,总是有那么一种坚韧的精神,一股子拼搏的劲头,想起他们,我便有了前进的动力。

1958年,我从巴蜀大地走来,这一生,工大都是我的精神家园。